首頁 > 綜合 > 馬德興:中國足協多年來沒建立起人脈 國足選帥受阻

馬德興:中國足協多年來沒建立起人脈 國足選帥受阻

首發 發布在綜合 2025-07-25 13:56:50

球天下7月25日訊 國足跟隊記者馬德興近日在《國足選帥係列談》一文中,深入探討了中國足協在為國家隊選帥過程中遇到的核心問題。他指出,中國男足至今都沒有明確自身最適合的技戰術打法,這是導致球隊在過去十年中頻繁更換教練、打法不斷搖擺的重要原因。

中國足協

中國足協

自2015年佩蘭帶領中國隊在亞洲杯小組賽三戰全勝晉級八強以來,短短十年內,國足已經先後更換了九位主教練(裏皮兩度執教期間僅記作一次),球隊風格也幾經轉變:從佩蘭時期注重身體和硬度,到裏皮的整體控製,再到揚科維奇的防守反擊,以及伊萬科維奇試驗的菱形中場等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不僅國家隊層麵打法不穩定,中國各級國字號球隊之間也缺乏統一的技戰術指導思想。

馬德興認為,按理說,中國足協作為最高管理部門,本應對“中國隊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主教練”這一關鍵問題給出清晰的方向,但現實是,連足協內部都拿不出權威且令人信服的答案。根本原因在於,原本應當以足球專業為導向的決策部門,卻長期被大量非專業人士主導,決策往往依賴行政思維,而不是基於足球規律的理性分析,歸根結底就是一句“領導說了算”。

本次選帥過程中,足協計劃由外聘的技術總監(很可能是外籍專家)牽頭組織競聘,而不再由內部行政部門負責人全權主導,這在馬德興看來是一次積極的變化,有助於從更專業的視角遴選合適人選。

對於廣大球迷來說,他們的訴求其實很直接也很現實:隻希望足協找到一位能帶中國隊打進世界杯的主帥。而對中國足協來說,真正的難點是,在製定了種種選帥標準後,究竟能從哪裏找到這樣的人選?過去多年裏,中國足協缺乏長期積累的人脈網絡,領導層頻繁更迭、對外交流缺乏連續性,以至於始終給外界留下“生麵孔”的印象,很難與優秀教練或團隊建立穩定合作關係。

本站聲明:以上部分圖文來自網絡,如涉及侵權請聯係平台刪除

點讚(0)    收藏(54)

最新評論

暫時沒有評論!
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