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英超 > 瓜迪奧拉戰術完勝利物浦 不再追求控球率

瓜迪奧拉戰術完勝利物浦 不再追求控球率

首發 發布在英超 2025-11-10 19:55:42

球天下11月10日訊 曼城在本賽季英超第11輪對利物浦的3-0勝利,可以說是瓜迪奧拉執教生涯的一次重要“戰術轉折點”。這場球之所以值得被反複討論,不是因為曼城贏了利物浦,而是他們“怎麼贏的”。49%的控球率,這是瓜帥時代極為罕見的數據,但比賽的掌控度卻仍牢牢在曼城手裏,這本身就是一種戰術革命。

瓜迪奧拉

瓜迪奧拉

瓜迪奧拉這賽季明顯不再堅持以往那套“絕對控球式壓製”,而是選擇讓球隊在防守一區更多控球,通過擴大縱深空間來拉開對手的結構,為中遠距離推進和快速衝擊創造條件。這種調整最直接地受益者就是哈蘭德,他的衝刺能力和禁區衝擊在這種體係下被徹底釋放。本場的進攻效率也直接體現了戰術升級的成效:射門14比7、射正6比1、危險進攻56比41,幾乎都壓著利物浦打。

更重要的是防守。曼城全場的收縮、橫移、補位幾乎無懈可擊,中場與邊鋒在防守端的投入讓利物浦經常陷入人群包圍。12次鏟球、17次成功搶斷兩項數據遠超對手,說明曼城不是以往那種靠控球“減少防守”的風格了,而是踏踏實實把防守體係建立得更紮實。

戰術上,多庫和福登的角色變化是瓜帥新體係的關鍵。多庫獲得更大自由度,他不再被局限在單邊,而是被允許自由遊走,利用自己的速度與爆發力撕裂防線;福登則被賦予更全麵的中場職責,在組織與推進中更加關鍵。B席回撤、岡薩雷斯承擔雙後腰的組織破壞,也讓曼城的中場結構更加穩健。

但隱憂仍然在。首先,進攻火力高度集中在哈蘭德身上,他一個人進了14球,其他隊友加起來才9球,這種結構在關鍵戰中會有風險。其次,羅德裏不在時曼城在中場的銜接與防守保護略顯單薄。再者,多納魯馬雖然撲救穩,但腳下出球不夠強,在高壓逼搶下可能成為潛在弱點。定位球是另一個明顯短板,本賽季曼城仍未在聯賽中通過定位球進球,這對爭冠級別的球隊來說不太正常。

曼城如今緊咬阿森納,靠的就是這種戰術上的可塑性。他們逐漸擺脫瓜帥傳統體係的束縛,從極致控球走向極致效率,而本場三名不同球員進球的表現,也說明曼城正在努力拓寬火力點。在英超如今戰術愈發多元的時代,這種靈活性也許正是曼城能否反超阿森納、重新奪回主動權的關鍵。

本站聲明:以上部分圖文來自網絡,如涉及侵權請聯係平台刪除

點讚(0)    收藏(30)

最新評論

暫時沒有評論!

推薦閱讀